
充电桩的温度要求
充电桩(尤其是直流快充桩)作为高功率电力转换设备,其内部电子元器件(如IGBT模块、电容、主控板等)对工作温度非常敏感。为了保证安全、效率和寿命,(GB/T18487.1)通常规定充电桩的标准运行温度范围是-30℃到+50℃。在这个范围内,充电桩应能正常工作,提供额定的充电功率。
*低温挑战:温度过低时,电解电容性能下降,内部润滑油可能凝固,导致机械部件(如风扇、继电器)卡滞,甚至电路板无法正常启动。电池管理系统(BMS)在低温下也可能限制充电功率。
*高温挑战:温度过高是更常见的风险。大电流充电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散热不良,元器件温度会急剧上升,轻则触发过温保护导致降功率或停止充电(影响用户体验),重则加速元器件老化、失效,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如电容鼓包、电路板烧毁)。
超越标准:友德充的环境适应性测试
为了确保充电桩能在更严苛、更广泛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稳定运行,的充电桩制造商如友德充会进行远超要求的环境适应性测试。这些测试旨在验证设备在恶劣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友德充的环境测试通常覆盖更广的温度区间,例如:
1.极寒测试(-40℃甚至更低):
*模拟我国北方严寒地区(如黑龙江、内蒙古)冬季或高海拔严寒环境。
*测试项目:冷启动能力、低温下满功率运行稳定性、结构件(外壳、线缆)耐寒脆化性、内部加热系统(如有)有效性等。确保在冰天雪地中,充电桩依然能“”并可靠工作。
2.酷热测试(+55℃至+70℃甚至更高):
*模拟南方炎热夏季、沙漠地区或设备密集安装导致局部高温(如阳光直射的充电站)。
*测试项目:持续高温满负荷运行下的散热性能(考验风扇、散热片、液冷系统等)、元器件温升控制、高温老化加速试验、高温高湿(湿热)双重考验等。目标是防止设备在“烤箱”般的环境中过热宕机或损坏。
意义何在?
友德充进行如此严苛的测试,目的是:
*提升产品可靠性:确保在恶劣的天气下,充电服务不中断,减少故障率,降低运维成本。
*扩大适用范围:使充电桩能部署到严寒的东北、酷热的吐鲁番、高海拔的青藏高原等特殊区域,推动充电网络的无死角覆盖。
*保障安全底线:温度是设备故障的重要诱因,通过测试能提前暴露潜在风险,优化设计,高温起火、低温失效等安全隐患。
*增强用户信心:让电动车车主知道,即使在天气下,使用经过严格验证的充电桩,也能获得稳定、安全的充电体验。
总结:
为充电桩设定了-30℃到+50℃的安全运行基线。而像友德充这样的品牌,通过覆盖-40℃到+70℃甚至更广范围的环境适应性测试,主动挑战“极限”,大幅提升了产品的环境适应能力、可靠性和安全性,为构建全地域、全气候可用的强大充电网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用户承诺的践行。






当我们使用电动汽车充电桩时,安全永远是位的。而接地系统则是保障充电安全的防线之一。接地电阻值是衡量这个防线是否坚固可靠的关键指标,它有明确且严格的要求。
为什么接地电阻如此重要?
充电桩内部包含高压部件。如果发生绝缘故障(如内部线路破损),电流可能意外流向设备外壳(金属部分)。如果接地不良(电阻过大),故障电流无法顺畅地通过接地线流入大地,就会导致:
1.设备外壳带电:用户或维护人员触碰外壳时,可能遭受致命。
2.保护装置无法及时动作:过大的接地电阻会阻碍足够的故障电生,导致断路器或漏电保护器(RCD)无法在要求的时间内(通常是毫秒级)跳闸切断电源,无法保障人身安全。
因此,必须确保充电桩的接地电阻足够小,使故障电流能迅速、顺畅地流入大地,触发保护装置动作,消除危险。
接地电阻的具体要求是多少?
充电桩接地电阻的要求主要遵循国家或(如中国的GB/T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部分:通用要求》)。要求是:
1.数值:充电设备的接地电阻(包括接地极、接地线、连接点等的总电阻)不应大于10Ω。这是普遍、基本的要求。
2.更严格场景(TN系统):在采用TN-S或TN-C-S供电系统的场所(常见于城市电网),为了确保保护装置(通常是断路器)能可靠动作,标准往往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3.TT系统要求:在采用TT系统的场所(设备有独立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同时必须配合使用高灵敏度(通常≤30mA)的RCD(漏电保护器)进行双重保护。
简单来说:10Ω是普遍底线,4Ω是更优保障(尤其在TN系统下)。
友德充的测试标准与实践
作为充电设备制造商,友德充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标准(如GB/T18487.1)进行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测试。在接地电阻方面:
1.设计保障:产品设计时选用符合规格的接地导体(线径足够粗)、采用可靠的接地端子,并指导安装方正确施工。
2.出厂测试:在出厂前,友德充会对充电桩的关键安全性能进行严格测试。虽然接地电阻本身受安装环境影响较大,无法在工厂完全模拟,但会对接地连接的连续性进行严格测试,确保设备内部的接地通路电阻极低(远小于0.1Ω),为现场安装后达到低接地电阻奠定基础。
3.现场安装验收要求:友德充会要求或指导安装服务商在充电桩安装完成后,必须使用的接地电阻测试仪(如三极法或钳形表法)进行现场测量。测量结果必须严格满足≤10Ω(或更严格的≤4Ω,视供电系统而定)的要求,并记录在验收报告中。这是充电桩投入使用前的强制性安全步骤。
4.定期检测:友德充建议并支持用户或运营商对在役充电桩的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检测(如每年一次,或在雷击、洪水等灾害后),确保其长期可靠。
总结
≤10Ω(或≤4Ω)的接地电阻是充电桩安全运行的硬性要求。它像一道安全闸门,确保故障电流能迅速泄放,保护人身安全。友德充在产品设计、出厂测试中确保接地通路的可靠性,并严格要求安装后进行的现场接地电阻测试达标,同时倡导定期检测,守护充电安全。选择符合标准、注重安全测试的品牌和规范的安装服务,是保障充电安全的重要环节。

结论:强烈不建议用户自行延长友德充(或其他品牌)充电桩的电缆。这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违反相关安全规范。
为什么不建议自行延长电缆?
1.电流承载能力与发热风险:
*充电桩电缆(尤其是直流快充桩)需要承载非常大的电流(几十安培甚至几百安培)。原装电缆的截面积(线径)是经过严格计算和测试,确保在该长度下能安全承载额定电流而不会过热。
*自行延长电缆,如果使用的线缆截面积小于原装规格、质量不达标,或者即使线径足够但长度大幅增加,都会显著增加线路电阻。根据焦耳定律(Q=I²*R*t),电阻增大或电流流过时间延长,产生的热量会急剧增加。这极易导致电缆过热、绝缘层老化甚至熔化,引发短路、火灾。
2.电压降过大:
*电缆延长后,线路电阻增大,会导致充电桩输入端电压下降(电压降)。过大的电压降会导致:
*充电效率降低:充电速度变慢。
*充电桩工作异常:可能无法启动、报错或降低功率运行。
*影响车辆电池管理系统:可能导致充电过程不稳定,甚至对电池造成潜在损害。
3.连接点可靠性隐患:
*自行延长必然需要额外的连接点(接头)。这些接头如果制作工艺不良(如压接不牢、焊接不实、绝缘处理不当)、材料不合格或防水防尘性能差,会成为整个充电回路的薄弱环节。在大电流、长时间工作下,接头处极易发热、氧化、打火,成为火灾和触电的。
4.防水防尘等级破坏:
*原装充电和电缆接口具有特定的防水防尘等级(如IP54,IP55,IP67等),确保在户外复杂环境下的安全使用。自行接线或使用非原厂延长组件,会破坏这种完整性,水汽、灰尘侵入可能导致短路、腐蚀或风险。
5.接地可靠性:
*充电桩的接地保护至关重要。延长电缆可能影响接地回路的连续性和低阻抗性,在设备漏电时无法有效触发保护装置(如漏电保护器),增加触电风险。
6.违反规范与失去保修:
*绝大多数充电桩制造商(包括友德充)的安装和使用规范中都明确禁止用户自行改装、延长电缆。私自改动不仅违反安全规范,还会导致设备保修失效。一旦因此发生事故,用户需承担全部责任。
安全规范说明
*遵循制造商规范:必须严格遵守友德充充电桩产品说明书中的安装、使用要求。严禁任何未经授权的改装。
*使用原装配件:如果友德充提供特定型号的、经过认证的延长线组件(通常非常少见,且针对特定型号和场景),并明确说明可以安全使用,方可考虑。但务必确认其规格(线径、长度、防护等级)完全匹配且由授权安装。
*安装与设计:
*方案:如果安装位置导致原装电缆长度不足,的做法是重新规划充电桩的安装位置,使其在电缆自然伸展范围内能覆盖常用停车位。
*次选方案(需评估):如果移动桩体困难,应由具备资质的电工评估现场条件。解决方案不是延长电缆本身,而是将充电桩的供电电缆(从配电箱到桩体的输入线)进行加长和重新布线。
*这需要重新计算线径(通常需要加粗)、使用符合的高质量线缆、规范敷设(如穿管保护)、做好防水防潮、确保接地可靠,并由人员施工和测试。
*此方案涉及配电线路改造,成本较高,且必须符合当地电气规范,可能需要申请许可。
*定期检查:即使未做延长,也应定期检查充电桩及电缆外观是否有破损、老化、过热迹象。
总结
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充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请勿自行延长友德充充电桩的电缆。电缆长度不足时,优先考虑调整充电桩安装位置。如确需解决距离问题,务必联系充电桩厂家客服或聘请具备资质的电工,通过安全合规的方式(如加长输入电源线并重新布线)进行改造,并确保符合所有安全规范。安全无小事,切勿因小失大。